2009/01/09

紧急提醒

最近广东流行仿真度极高的一百元假人民币

编号为HD90和HB90 100元
编号为FA17 50 元
编号为FA7667和FC3358 20 元 ,有这些开头一定是假钱,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2009/01/01

保险大变革:保险不是保险箱

2008年即将过去。

  这一年,对许多投保人而言,也许是转变保险观念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中,不仅保险产品、保险市场乃至许多保险公司都发生了巨变,而这些巨变也许正昭示着未来数年乃至更长时间里保险行业的变化方向。

  保障一定要买足

  一场汶川地震,让人们再次意识到了天灾的无情,也让人意识到了人类个体的渺小。顷刻间,数万人的死亡,更多人无家可归,如何抵御大自然的风险,不仅是地震受灾者的问题,也是幸存者们在同情灾区时不得不反思的问题。

  地震过后,国内的保险公司显然很尽职,第一时间进行了快速理赔,并尽早将理赔款交至相关投保人手中。但是,一个无奈的事实却是,在我们看到的许多快速理赔案例中,受益人获得的不过是数万元的赔偿,根本不足以确保度过未来艰难的生活。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投保人几乎清一色选择了如分红险这样的储蓄类保险,此类保险更强调强制储蓄的作用,本身提供的人寿保障相比保费极为有限。而投保人限于保费开支,难以购买高额的储蓄类保险,自然难以从中获得高额的保障。

  是的,投保时,决不可因为支付的保费不少就认为保费已经买足。不同保险产品的结构千差万别,保费与保额比例亦大为不同,对投保人而言,关键在于保障要买足——而在可支付保费有限的前提下,无疑应当首先购买非返还型的保障类保险,待保障充足后再另行考虑带有储蓄性质的投资类保险,如此"一条人命只赔数万元"的惨剧便不会再次出现了。

  保险不是保险箱

  因为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特色,许多投保人亦将保险视作存款之外另一种非常安全的理财品种,甚至有买保险不会亏钱的想法。但是,正是这种把保险当作保险箱的想法,让许多购买投连险的投保者吃足了苦头。

  2007年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投资市场的风险所在。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做一个正确决策的同时却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指在股市高位之时从中抽身而退或者耐住不再进场,不再直接买卖或持有股票;而错误的决策,则是同时买入基金、投连险等与股市表现休戚相关的间接投资产品。

  尤其是投连险,因为全称是投资连接型保险,所以让许多对保险并不太了解的投保人误以为是与传统分红险、万能险等类似的稳健型投资类保险,再加上不良保险代理人的误导,于是便放心的买了投连险,而且几乎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偏股票型的投资账户中。怎想到,A股腰斩,投连险同样难以独善其身,虽然保险公司的稳健策略使得大多数投连险账户的亏损逊于基金同行,但亦出现了30%-40%以上的亏损。这对于打着保本及稳健收益目的购买投连险的投保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伴随金融体系发展,保险产品也在极大丰富之中。越来越多传统纯保障型保险之外的新品种纷纷登上舞台,包括万能险、投连险等均为此类较新型的保险。然而,由于保险知识普及不足等原因,大多数保险消费者乃至推销人员对保险的认识依然还停留在传统产品之上,正是这种产品与认识的脱节,使得投连险在今年险些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投连险本身不差,好的投连险的长期表现更是胜过基金同行,是难能可贵的间接投资渠道。但是,要用好投连险,关键在于"买对"。这除了有赖于保险公司对代理人加强管理之外,投保人自身显然也需跟上时代,对现代新的保险产品多几分了解。

  选保险不能短视

  虽然2008年投连险伤透了许多投保人的心,但是伴随央行大幅降息,包括万能险、分红险在内真正的稳健型保险恐怕将如上一轮减息周期那样大行其道。若投保人打算选择万能险作为短期储蓄替代品的话,切不可过分短视。

  不可短视,两大要点不可忽略:第一是费率问题。存款是零交易费用的投资工具,无论是存入还是取出,都无需缴纳任何费用,至多是提前支取损失定期利息。但是万能险则不同,购买时有初始费用,在规定年限之内退保还需要收取额外的退保费用,虽然单论月度结算利率万能险也许可以超过同期银行存款,但是超额部分要将初始费用的开支弥补,显然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流动性并不如许多投保人以为的那么强。本报于2008年年中推出"理财首选"保险产品评选,将费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正是因此。

  当然,费率是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细细比较很容易比出高低。但对于万能险而言,每月变化的结算利率的趋势更为重要。在这方面,中国人寿在今年给投保人上了鲜活一课。一直以来,中国人寿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在业内一直处于中游水平,但却在上半年悍然将结算利率抬高至6厘成为业内最高结算利率。然而,好景不长,高结算利率未能持续几月,便出现了"雪崩"式滑坡,若投保人短视被6厘结算利率所吸引,显然将在此后的时期承受低结算利率的苦楚。

  见费出单化解风险

  假保单、代理人携款潜逃的事件虽然罕有发生,但是对投保人而言这终究是一种隐患。正是因此,车险领域"见费出单"制度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谓"见费出单"是指保险公司在全额收取车险保费和代收车船税后向客户出具保单和保费发票的过程。上海的"见费出单"管理制度将在上海市机动车联合信息平台统一管理下完成,引入中国银联合作机制,实现结算银行与平台的对接,形成完整的"见费出单"应用系统。只有当上海市机动车联合信息平台实时确认保费到账的情况下,各保险公司才能根据上海市机动车联合信息平台的指令生成正式保单和保费收据。所以,上海的"见费出单"管理制度实现的是全流程监控、全车险覆盖、全机构运行的管理模式。

  从2008年12月8日起的试运行阶段,本市共有1500余个网点可以接受"见费出单"付费业务,它们是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有"见费出单"专用POS机的保险中介网点、能够受理"见费出单"业务的上海银行对公业务网点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的营业网点。

  车险的见费出单无疑是保费支付领域的一大进步,若未来相关支付手段能够在更多保险品种中普及,对投保者的支付安全和支付便利无疑将是更大的进步。

源自:新闻晨报

Reblog this post [with Ze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