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着手改进统计制度
中国正在着手改进其饱受非议的统计制度。眼下的经济低迷使官方对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状况的描述存在的差距面临更严苛的审视。
为将来的统计打造更好基础的任务落在冯丽君(音)这样的一批人肩上。今年49岁的冯丽君是一名公务员,身着深色套装,带着茶色眼镜。在这次的中国经济普查中,她被选为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中国政府正在对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粗糙的统计制度进行改革,这次大规模普查将是此项改革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最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宣布今年仍将实现8%的经济增幅,从而使人们对中国统计数字可信度的担心变得突出了。中国宣布上述预期目标,就是希望描绘出一幅在全球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继续前进的祥和景象。
一些外界经济学家称,中国目前的下跌态势比那些重要数字描述的情况要严重得多:2008年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的增幅达到6.8%,而诸如建筑、汽车销售、税收收入和电力生产等指标却在下滑。
这方面的分歧让人想起1998年经济下滑期间发生的类似情形。统计部门最后宣布当年GDP增长7.8%,许多体制外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数字太高了,跟其他疲软的指标不一致。
这个插曲让中国官方统计数字的可信度蒙上了阴影。它显示经济数字的政治意义催生出篡改数字的动机。
中国统计部门官员在为他们工作的准确性辩护。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李强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有怀疑是正常的。许多人也怀疑美国政府的统计数字。但作为从事统计工作的人,我可以说没有人在干涉我的工作。
在这次经济普查中,冯丽君的任务是在她所在的北京西北部一个有20万人口的地区,收集并检查每家商业企业的详细财务报告。她首先从税务局和公用事业部门拿到了企业名单,不过,她手下的调查员们不得不一家一家地走访分布在大街小巷的许多小企业。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有些公司我们得打10到20次电话,而且每天都要上门找它们。如果我们不停地打电话,这些公司最终能感觉到。
中国政府能够组织起这项需要大量人员的行动,表明它具有可投入统计的资源。这项全国性普查计划从大约800万家企业和组织以及4,000万个体经营者获得完整的财务数据。
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统计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要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辨别出趋势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这项普查每5年才进行一次,而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中国经济,即使更频繁的调查仍会漏掉关键部分。官方在统计国有企业的产值方面仍比统计私有企业和家庭的相关数字更擅长。
去年,随着经济开始下滑,统计部门承受的压力也在加大。在去年10月初的一次讲话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统计局官员说:我们的统计基础仍很薄弱,统计数字的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改善。11月份,统计局就举行了有关改善经济分析、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的研讨班。
这轮经济衰退以来,中国国家统计局一直试图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它更频繁地发布食品价格指数,并承诺提供有关产值、就业和工资的更详细的数字。针对虚假统计报告的新的处罚措施现在也在实施。
但真正的考验在于,上级部门是否允许发布那些显示中国经济出现动荡的在政治上不合时宜的数字。
也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对负面经济消息的态度更开放了。随着去年工厂开始出现倒闭现象,有关官员要求1月份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进行特别调查,最后公布了令人震惊的数字:大约有2,000万人失去了工作。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家、曾就中国统计问题有过着述的穆嘉(Carsten Holz)说,中国已经成为这样的一个大国,我们期待看到一些常态和一些符合国际标准的情况。我会把它(中国统计部门)描述为一个相当专业的官僚机构,但最后阶段是讲政治策略的。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