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地产或成首家被债权人"清算"的大型开发商
一笔即将到期的可换股债券,很可能令中新地产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563.HK)成为此轮房地产调整中,第一家面临被债权人“清算”的大型开发商。
据4月1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导,4月16日,中新地产孤注一掷的结局将在香港揭晓。3月25日,中新地产发布公告,建议于2009年6月12日提前赎回可转债券,由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1.201万港元,调降至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4000港元。如果按最初约定的赎回价格计算,中新地产需要为这笔6月到期债款支付总计超过11亿港元。但根据中新地产提出的新建议,则为支付约3.66亿港元。
除低价赎回选择外,中新地产提出的另一个方案,是将提前赎回的日期推迟一年至2010年6月12日,赎回价格则升至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1.2766万港元。
对于这家在两年间迅速壮大并跻身土地储备前列的地产公司,生机仅存一线。决定权在债权人一边。一位曾参与中新地产发债的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债权人如今亦面临两难抉择,如此低价卖掉无疑很难接受。但如果拒绝赎回,一旦公司破产,债权人可能承受更大损失。
在投行人士看来,尽管如此,可转债持有人可能仍会选择投反对票。并要求中新地产按原定协议履约。“以四折的价格重组债务,很难被债券持有人认可,因为中新地产仍持有大量可销售物业。即使最坏的情况出现,清算後,债权人仍有望得到比四折价格更高的回报。中新地产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许是债券持有人同意其延迟一年赎回债券。”
近期,市场中关于中新地产资金链将断裂、准备打包抛售物业的传闻甚嚣尘上,中新地产则公开否认了这一传言。但据接近中新地产的人士透露,中新地产确实已委托仲介机构对旗下商业地产专案进行评估,打算将其打包整体转让。一位接近评估机构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买家有接盘意向。在他看来,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这些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即使以评估价值一半的价格出售,也未必能找到买家。
据《财经》报导,2003年,中新地产借壳原科建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时,还是一家不起眼的地产公司。其董事长郦松校持有公司约54%的股份,是最大股东。郦松校行事低调,甚少公开露面。
中新地产的主要项目集中在北京朝阳区,开发有後现代城、青年汇等多个住宅项目。至2006年4月,其公告显示,土地储备仅有300万平方米。
但此後,中新地产通过发行两笔票据融资数十亿元,在地产泡沫迅速膨胀的两年间,大肆扩张土地储备,一举跻身全国知名大型地产公司行列。但与大多数急于扩张的大型地产公司一样,中新地产对市场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
2008年1月22日,中新地产宣布停牌,其股份、可换股债券暂停买卖。据《财经》记者了解,中新地产停牌的主要原因,是内地一家房地产公司举报中新地产违规拿地。此後,港交所要求中新地产作出解释。但中新地产一直没能给出满意答复,因此无法复牌。此外,港交所还调查公司可能存在潜在财务审计问题。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