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1

危机冲击延续 中国2月出口同比降幅扩至25.7%

中国海关周三公布,中国2月出口同比下降25.7%,进口同比下降24.1%,贸易顺差为48.41亿美元.

此前路透调查的中值分别为2月出口同比下降5%,进口同比下降25%,贸易顺差为273亿美元.

中国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出口同比下降17.5%,进口同比下降43.1%,贸易顺差为391亿美元.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国的出口业仍有困难,因为需求还在走弱.前两月出口剧减的趁势还会在今年上半年内延续.今年三季度甚至四季度之前,出口业都不会出现复苏.全球需求滑坡对各国的出口业都在造成伤害.从长远来看,由于其它国家的竞争者出口下滑更为严重,中国可能会获益.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总部高级研究员 林朝晖:

贸易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当前内需强于外需的特点更为明显.外部的情况对中国不利,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却在增加.

2月出口同比下滑25.7%,但从基数情况来看,去年2月出口同比增长6.5%,统计局公布的当月实际量下滑4.8%,是一个基数的低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大幅下滑,显示出口形势更为严峻.

2月进口同比下滑24.1%,但从基数来看,去年2月进口同比增长35.1%,强于1月和3月,是一个较高的基数,再加上2月已经较之1月的降幅有所缩窄,显示进口的情况有所好转,这也是符合国内刺激内需政策的.

--麦格理证券经济学家 PAUL CAVEY:

对贸易数据的打击是主要是来自出口面,因今年2月较往年拥有更多工作日,因而我们预计数据将小幅反弹,但这却并未发生.中国的出口最终严重遭遇全球金融危机重击,且很难预见其短期有何改善的可能性.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出口急剧下降凸显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产生复杂的负面影响.我们预计中国出口在好转前还将进一步恶化,下降趋势至少还将持续3-5个月.我们不应排除未来几个月内中国或出现贸易逆差的可能性,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彻底释放.

--中投证券公司宏观分析师 邢薇薇:

基本上出口和进口的降幅都符合市场预期.未来出口下降可能还会加快,像日本的出口降幅已达到百分之三四十,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有些滞後,未来还会延续下跌趋势.但进口降幅可能会有所收敛,主要受助于国内需求增加的拉动.进口的下降可能还会延续两个月左右,其後可能会好转.

--法国巴黎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 孟原:

这个数据非常糟糕,远逊于许多人的预期.但你要以全球性视角看待这个数据,世界贸易正在萎缩,陷入80年来的最差状况. 而中国占全球贸易的近8%,我们无法期望中国可以在这样的全球贸易下行中不受影响.

--上海证券分析师 胡月晓: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进行的,出口持续下降的局面说明冲击还刚刚开始.外需持续下降必然带来中国消化过剩产能的压力,按照统计局数据,当前中国的投资在许多工业领域仍然保持了高增长态势,外需下降加上投资增长,必然导致中国经济未来更大幅度的调整.

不过,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在冲击还不是外需减少;摇摇欲坠的房地产泡沫才是未来最大潜在隐患.由于房地产对投资和消费的巨大拉动作用,房地产一旦发生快速的深度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远大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 祁京梅:

从数据看进出口下降的比较猛烈,即使抛开春节的因素,从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看,外需放缓相当明显,未来的出口形势仍不乐观.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将来自于内需政策的起效.

--安信证券分析师 高善文:

出口的大幅下降说明外部经济放缓程度超出预期.汇率,出口退税等救出口的政策短期内还无法起到作用,对于中国的出口只能是"尽人力,听天命".去年缺乏竞争力的外贸企业已经倒了很多,今年剩下的竞争力有优势的企业多数已经收缩战线,因为拿不到订单,所以就不生产,对经济和就业的压力是存在的.但企业大面积倒闭的可能性不会像去年那麽大.

--东方证券的宏观分析师 冯玉明:

2月出口同比下降25.7%,超出市场预期,说明欧美经济恶化对中国的影响超出预期,同时进口同比下降幅度较1月放缓,造成2月贸易顺差缩窄.今年的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相关背景**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称,中国未来数月出口形势仍然严峻.要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防止外需大幅回落,将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按照国际惯例逐步恢复出口产品零税率.

--中国国家发改委上周四在报告中提出,将千方百计促进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努力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并设定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目标为8%.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充分运用国际通行的财税政策支持出口,适度扩大外贸发展基金规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出口信贷;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金融支持,拓宽对外投资渠道.扩大境外投资备案登记制范围.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和监管.

0 评论 :